Randolph Kirk Parker在科克监狱服刑20个月后,于昨日被遣返回美国。
在间谍电影里,退役特工往往有一个经典结局:他们销声匿迹,换个身份,选一座风景宁静的小城安度余生。没人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也没人知道他们曾经是谁。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样的情节,曾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会相信吗?
他用了两个早已夭折的爱尔兰婴儿身份,在爱尔兰隐姓埋名生活了三十多年。没有过去、没有背景,像空气一样低调存在。
直到2023年9月,他出现在科克护照办公室,试图再一次伪造身份时,曾经的宁静戛然而止。
这名74岁的美国人,名叫Randolph Kirk Parker,长年使用假身份活动,曾分别以Geoffrey Warbrook和Philip Morris的名义,获得多个爱尔兰护照与驾照。
而这个事件中的两名婴儿,分别于1952年在都柏林和科克去世,他们的身份,成为Parker构筑秘密人生的基石。
Parker过去从不交代自己的真实来历,更拒绝与任何调查人员合作——连他的律师都不了解他是谁、来自哪里、又为何而来。对外界来说,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国际谜团人物”。
这场谎言的终点,最终落在爱尔兰的司法系统。2023年,他承认五项使用假身份文件的罪名,被判27个月监禁,服刑20个月后,于昨日被遣返回美。
他是被爱尔兰国家刑事调查局的人亲自从科克监狱押送到都柏林机场,飞往芝加哥交由美国移民局接手的。在服刑期间,司法部早已发出遣返令,要求他“离境且不得再入境”。
Parker曾拼命抗争。他联系美国大使馆,申请合法护照,想换取“体面离开”,但被拒。最终他只获准使用一份临时旅行证件返回美国。而他提出的上诉请求,也没能阻止这次遣返。
他曾声称,如果拿到美国护照,他希望自己安排离开,并选择一个“理想的目的地”。至于这个神秘目的地是哪儿?没人知道。
他的“特工气质”也引发了安全部门的高度怀疑。有官员直言:“他活得像个间谍,他的所有行为都极具间谍手法。”——例如使用夭折儿童的身份申请护照,这在情报领域被称为“墓地身份”,早已是老掉牙的潜伏套路。
虽然官方没有找到他曾参与证人保护计划的证据,但许多线索都指向了某种与情报机构有关的身份。
Parker真正暴露,是因为护照系统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在2017年,“护照服务诚信部门”比对出一张使用Geoffrey Warbrook名义的护照,与一张更早申请的护照长得“太像了”。而这两份护照的地址一个在都柏林,一个在科克西部——名字不同,面孔却一致。
侦查进一步发现,根本查无这两人存在的痕迹。等到Parker再次以Philip Morris身份前往科克护照办公室领取更新护照时,警方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当他被捕时,态度平和、谈吐得体,却对所有问题都一概拒答。整个过程冷静得像训练有素的职业间谍,反而让调查人员更加确信:这人不简单。
最终,法院在量刑时指出,他的行为“对国家护照体系的完整性构成严重挑战”,且他始终不配合调查,毫无悔意。
这场长达三十年的伪装生涯,就此落幕。但围绕他的真实身份与过去,谜团仍未解开。是间谍?是逃犯?还是另有隐情?——他的沉默,也许永远不会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