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浪潮中,爱尔兰选择了稳中求进。财政部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未来两年,爱尔兰的就业市场仍将扩张,但增速会放缓,比起去年的劲头,略显克制。
到底有多克制?爱尔兰财政部直接点明:如果老特的10%关税政策继续生效,未来两年,可能会少创造2.5万个工作岗位——这是一个相当实打实的冲击。
事实上,这并不令人意外,早前预测就指出,若该政策持续五年,爱尔兰全国将面临5万到8万个职位的“蒸发”。
每年,爱尔兰政府都需要向欧盟提交经济预测。但今年有所不同:以往的五年计划缩水成了两年展望。
原因很简单——前景太模糊、变数太多。财政部的工作人员透露,甚至有其他国家干脆选择“佛系躺平”,连预测都懒得报了。
爱尔兰财政部长帕斯卡·多诺霍在新闻发布会上语气凝重但不失冷静。他说,现在的世界经济像一盘随时可能被掀翻的棋局,政策不确定性飘忽不定,我们必须准备好应对多种可能的“剧情走向”。
不过,他也强调,爱尔兰眼下的经济基本面“非常健康”,尤其是就业市场强劲,撑起了国家财政的脊梁骨。
这股稳定的底气,来自劳动市场带来的可观税收。多诺霍表示,这份“现金流”正是爱尔兰政府信心的来源——哪怕全球局势风云变幻,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不过,关税若持续,将在明年对经济三连击:GDP减少1.5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增长少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降0.5个百分点——也就是少了2.5万个饭碗。
可别小看这“半个百分点”,对爱尔兰的老百姓而言,意味着竞争更激烈、岗位更紧张。
假如情况理想、不加关税,今年爱尔兰的GDP有望增长4.1%,明年略回落至3.4%;国内经济今年可增长2.5%,明年预期上调至2.8%。
爱尔兰财政部还预计,到2025年国家将实现87亿欧元的盈余,2026年则为63亿欧元。但这些数据建在一个假设之上:企业税收入不“反水”。
财政部直言不讳,这一风险不容忽视,未来如果企业税收出现回落,这些盈余数字可能也只是“纸上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