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机场紧急叫停货运航班!原因是:飞行员喝醉了!?
去年9月,一架原定从都柏林机场起飞的国际货运航班被拦停于跑道上,原因令人不寒而栗。
拦飞机的不是天气,也不是机械故障,而是一瓶——或者说几瓶——酒。
故事要回到2024年9月17日清晨,爱尔兰航空管理局在都柏林机场进行一次毫无预兆的例行抽查。他们随机登上了一架国际货运航班,准备检查飞行员的执照和飞行文件。
这些检查通常是枯燥又例行的流程,但这次,事情很快变得不太寻常。
在对飞行员进行呼气酒精测试时,检测仪几乎要“爆表”——其中一位飞行员的血液酒精浓度“远远超过”允许范围。
航空管理局没有犹豫,立即宣布:这架飞机今天一米都不能动!与此同时,该名飞行员也被请出驾驶舱,暂时“下岗”。
更严重的是,航空管理局立刻把这起事件上报给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后者反应迅速,直接吊销了这位飞行员的执照。
至此,这场看似普通的突检,演变为一次关乎飞行安全的严肃警告。
爱尔兰航空管理局随后发声称,将继续在爱尔兰各大机场对外国航班进行突击检查,未来不只是飞行员,连空乘人员也将接受酒测。毕竟,航班不是酒吧,驾驶舱也绝不该成为“微醺天堂”。
其实,飞行员因酒精误事的案例,这几年屡见不鲜。2024年1月,美国乔治亚州的一个航班也上演了类似一幕——52岁飞行员David Allsop在准备飞往芝加哥前被捕,理由是“酒驾”。
他不仅身上有明显酒味,还被拍下被警方“请出”驾驶舱的全过程,照片一经流出,社交媒体上炸了锅。该航班最后足足延误了五个小时,乘客心态全崩。
而在2024年12月,日本也有“醉飞”事件登上头条。两名日本航空的男性机长原定飞往墨尔本,在酒店自测酒精浓度后发现双双超标。
A机长临时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B机长则硬着头皮去了机场,结果机场检测继续亮红灯,反复测试后才勉强通过。最终,该航班延误了三个多小时。
这几个案例不仅让人捏一把汗,也让大众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太理所当然地相信,飞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清醒”的?
在飞机起飞前的几十分钟里,谁都无法预料,决定你这趟飞行安不安全的,可能不是天气、也不是机械,而是那位坐在驾驶舱前排的人——昨晚到底有没有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