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首次发行,如今全球争抢:爱尔兰护照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羡慕的那本红色小本本,其实有一段很“硬核”的身世——它陪伴了爱尔兰走过百年风雨,从一个刚刚摆脱战争阴霾的新生国家,走向全球认可与认同的独立身份。
现在,这段故事正在都柏林的爱尔兰移民博物馆(EPIC)里,被一场新展览讲得生动又深刻。
这场展览名叫《一路走来:爱尔兰护照的百年旅程》,用一百年的时间线,串起了无数爱尔兰人手中那本护照背后的身份认同、国家记忆与情感链接。
展览刚于5月1日揭幕,将持续到9月。它不仅复原了一本护照的历史,更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看见整个国家的灵魂如何通过一个小小的证件走向世界。
这不是简单地展示几本旧护照,而是一次国家记忆的深度挖掘。展览的策展团队联合爱尔兰外交与贸易部,用政府档案、历史资料、以及真实的民间故事,拼出了护照如何一步步从“新国家的象征”,变成“全球认同的标志”。
爱尔兰副总理西蒙·哈里斯对展览也感慨颇多:“护照,不仅仅是出入境用的,它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是我们自由的象征,也是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象征。”
你会在展览中看到,爱尔兰护照最初于1924年发行,那是内战刚刚落幕的时候,护照的封面还是绿色的。刚独立的爱尔兰,通过发放护照,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向世界介绍自己。而今天,这本护照却成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旅行证件之一。
有意思的是,策展方还向全球爱尔兰人征集了真实的护照故事,结果收到的投稿比预期热烈得多。
每一个故事都像一封寄往过去的情书——有人分享了祖辈在伦敦公交车上邂逅的爱情,有人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拿到护照、手心发汗的那一刻,也有人只是说,在机场出示护照那一刹那,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我是爱尔兰人”的踏实感。
Abigail O’Reilly的故事就被选中了。她的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移民在伦敦公交公司相识——一位是司机,一位是售票员。
而她,2020年带着护照返回都柏林攻读研究生,如今已经定居在那里。她说:“他们当年走,是因为没得选;我能回来,是因为我自由选择。那一刻,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了命运的连接。”
爱尔兰移民博物馆的首席执行官Aileesh Carew说得很动人:“我们在讲的是,一本护照如何成为情感、家庭和历史的传承纽带。这是一种延续,也是一种回响。”
而常驻历史学者Catherine Healy则把护照比作国家向世界递出的第一张名片:“当年发出第一本护照,是爱尔兰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第一次勇敢地敲开世界之门。”
护照改变了太多人的人生轨迹:有人拿着它离家,远赴他乡谋生;有人带着它回家,寻根问祖;也有人在它的加持下,拿回了属于自己祖先的认同感。
今天,这本护照见证了爱尔兰从孤岛走向世界,从动荡走向和平,从被动流亡到主动出发。而这场展览,也像一本翻开的护照,让每一页都发出轻微的响声,那是历史在悄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