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凡与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有过密切接触并可能受感染者。例如以下几种情况:
- 与病人共同居住、学习和工作,同一办公室的同事;
- 同一教室或宿舍的同学;
- 诊疗和护理病人的医护人员、探视病人的亲属和朋友,或其他与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例如:
- 在病人所在的密闭环境中停留过的人员,病人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 与病人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和朋友等)以及经调查评估后认为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患者的所有家庭成员均为其近距离接触者,应在最后接触的14天内监测,一旦发现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系统症状或腹泻等,应立即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隔离医学观察期限为被观察对象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观察期满未发病者可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何种情况可以选择在家隔离?
依据世卫组织提出的有关在家自我隔离建议,当医疗资源不充分、症状轻微(低烧、咳嗽、鼻涕、无征兆咽痛)且无慢性基础病(如肺病、心血管病、肾衰、免疫缺陷疾病)者,可考虑采取在家隔离的措施。
在家隔离期间要注意什么?
- 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独立房间。如果没有独立的房间,也要与密切接触者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并限制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范围,确保共享区域(卫生间和浴室等)通风良好。
- 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活动空间时应戴口罩。拒绝家庭内外人员的探访。
-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掩口鼻。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 尽量减少和避免接触密切接触者使用的用品(手机、遥控器、餐具和毛巾等)、做好公共用品(桌椅和门把手等)的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
- 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进行家庭环境清洁和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拖地,做好垃圾的密封和处理。
- 做好隔离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监测1次体温,随时观察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和胸闷等)。
- 与所在地GP家庭医生保持电话联系,随时寻求健康咨询和医护帮助。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富含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食用禽肉蛋奶等食物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和菜板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出现可疑症状后怎么办
若出现发烧或可疑症状时,佩戴口罩前往附近的医院就医。前往医院时须避免经过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的车辆应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