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英特尔又要裁员了,而且这次还不小,全球范围内裁掉20%的员工,这不是局部优化,这是一次系统级的“动刀子”。
对位于爱尔兰Leixslip的英特尔园区而言,约4,900名员工中,有将近1,000人可能受到波及。
尽管公司尚未明确是否会对Kildare当地员工下手,但爱尔兰政府已经坐不住了。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长James Lawless一早就联系了英特尔,想知道该公司会不会在当地裁员,并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提供支持。
而此时此刻,那些坐在办公桌前、曾为英特尔打拼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员工,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不是已经被HR放进了Excel表格里。
英特尔在爱尔兰已经扎根35年,30多亿欧元砸进了Leixslip那片芯片工厂群里。这里不仅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更是一代工程师的职业象征。突然要砍掉20%的“骨架”,无异于在老树上锯掉粗枝。
这场变革的推动者,是刚上任的新CEO——陈立武。他接过的是一个被高估、被拖累、也被寄予厚望的烫手山芋。他的任务很简单,也很残酷:让英特尔“重新变强”。
这场裁员风波,只是陈立武“工程文化复兴”剧本的第一幕。去年才刚刚裁了1.5万人,如今又一刀下去。这位65岁的工程老炮儿,很清楚自己面前不是一场技术竞赛,而是一场重塑信任与市场位置的生存战。
而Leixslip的员工,还在等待。最令人绝望的不是“确定的坏消息”,而是“不确定的等待”。
有意思的是,前几周才有报道称,Leixslip工厂的Fab 34将成为英特尔在美国之外首个大规模量产AI芯片的基地,甚至可能量产传说中的“18A”芯片——英特尔的技术王牌。
结果呢,英特尔自己站出来否认了,说具备条件,但没说什么时候能量产。曾经说好的“欧洲芯片复兴”,说好的“科技主权”,似乎又一次被现实按下了暂停键。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英特尔早已经被英伟达远远甩在身后。AI浪潮袭来,英特尔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全球布局被迫收缩,连原本要在俄亥俄州建的全球最大芯片工厂,也被按了暂停。
看似遥远的硅谷商业战,忽然和爱尔兰的这个小镇绑定在了一起。
陈立武在上个月首次以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公开露面时表示,扭亏为盈需要时间,而且并不容易。但Leixslip的人,等不起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