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还在猜测“这次会不会暂停”时,欧洲央行悄然打破了预期:连续第七次降息,将主要贷款利率再降0.25个百分点,至2.40%。
而在2023年底,这个数字还高挂在4.5%。短短几个月,欧洲央行已经完成了一场“利率自由落体”。
这对谁是福音?爱尔兰的房贷一族,尤其是那些持有跟踪型房贷(tracker mortgage)的人。
这类房贷直接与欧洲央行的利率挂钩,所以每降一次,他们的月供就真金白银地掉价一次。目前,预计大约有13万人会直接受益,自动减轻还款压力,让钱包能喘口气。
但,凡事都有两面。储蓄利率也跟着“打折”了。比价网站Bonkers的Daragh Cassidy就直言:“大多数房贷持有人会高兴,但储户可能要皱眉了。”毕竟,利息缩水得快,有时候一眨眼就看不见了。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房贷人都能搭上这趟“降息快车”。大多数爱尔兰房贷客户签的是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并非与欧洲央行联动。所以他们能不能享受低利率,还得看各家银行的脸色。
更戏剧性的是,这次降息其实一度不在计划之内。市场几个月前还认为,4月应该暂停降息。但随着美国方面——尤其是老特的关税新动态——打乱了全球经济节奏,欧洲央行的策略也随之调整。
Investec驻都柏林的分析师Justin Doyle指出,未来的利率变动,很可能“看白宫的脸色”,但他依然预期至少还有一次降息在路上。
市场普遍预测今年内欧洲央行还将继续下调利率,也许会一路降到1.5%甚至更低。不过,前提是——通胀不能回头杀个回马枪。毕竟,欧洲央行的“主业”是控制物价,而不是搞经济增长。
当然,低利率也意味着另一件事:买房更便宜了。尤其是首次购房者,贷款压力可能会轻一点。但问题来了,爱尔兰的房源并没有增加。
根据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本地房价2月已经连续第18个月上涨,涨幅高达8%。这意味着,低利率很可能变成“房价催化剂”,房更抢手了,但买不买得上还是个问号。
最后补充一个背景知识:美联储与欧洲央行不同。前者在制定利率时还会参考就业市场,而欧洲央行唯一的“考核标准”是物价。
所以,在“抑通胀 vs 刺激经济”这道选择题上,欧洲央行的答案更直接——价格稳定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