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居然是全世界第13好的城市?不是第130,是第13。
这不是旅游宣传片的台词,而是Oxford Economics全球城市指数的正式排名。他们把都柏林评为一个“可持续城市”,在环保、人力资本和经济实力等方面拿下高分。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等等,别急着举起爱尔兰小国旗。因为都柏林在“生活质量”这个决定一个城市好不好住的关键指标上——排名第100。
你没看错,前面十三开头,到了生活质量这项,直接砍到三位数。原因?简单得令人心酸:住不起。
报告直白地写道:都柏林人“在住房上的支出,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之一”。换句话说,就是拼了命也只能在高房租和拥挤中苟活。
而且别忘了,这还是“慷慨”的排名。深挖一下,真相更骨感。
报告接着指出,都柏林的问题不止房价,还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缺乏多样性,面对全球风险更容易“感冒”,而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稳定性。
可这些“硬伤”似乎没能阻挡排名的冲刺——都柏林硬生生地排在了阿姆斯特丹(第27)、柏林(第29)、布里斯班(第23)和珀斯(第31)前面。也就是那些大量年轻人正排着队、抢着去生活的城市。
都柏林为什么能冲上这么高的名次?部分原因是环保评分高(全球第14),再加上教育资源强,尤其像圣三一学院这样的高质量大学,为城市的人力资本评分加了不少分。
还有一个“加分项”尤其显眼:人均GDP全球第五。听起来很牛?其实那是因为不少美国公司把欧洲总部设在这里,GDP数字被带飞。都柏林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在别人的庇荫下发光。
再说说就业。都柏林是西欧就业增长速度排名第三的城市,听起来不错。报告最后还提到了政治稳定,为城市增加了些许好感度。
说了这么多,结论其实很简单:都柏林很“高分”,但不好活。
它有绿树成荫的街道,也有全球总部林立的办公室。但如果你是个年轻人,工资涨得慢,房租涨得快,去超市都要边看价格边计算生活费,那你可能真的会怀念起那些被你“逃离”的小城镇。
都柏林是个“可持续城市”?也许吧。但如果住房问题持续恶化,“持续”的,恐怕只有移民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