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2023年,爱尔兰居然有近200个未满18岁的孩子,在短短一年里,每人就涉及了10起以上的刑事案件。
是的,你没看错——“10起以上”,而且还是刑事案件!另外还有588名孩子也不遑多让,他们的战绩在4至9起之间。
在爱尔兰整个青少年犯罪体系中,重复作案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常规操作”。
这些数字来自爱尔兰警方发布的2023年度《青少年改造计划报告》,揭示了一个看似悖论的现实:改造机制还在持续,但顽固高频的青少年违法行为,正在考验它的极限。
在爱尔兰,未满18岁的少年如果承认犯罪,会被自动送进所谓的“青少年改造计划”接受评估。这是一个设立多年的替代惩罚机制,目标是让孩子尽可能远离正式的司法起诉,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成功的话,孩子们会收到警方的正式警告,不留案底,也不会走上庭审之路。听起来不错,对吧?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被“改造”。
2023年,被送入该计划的孩子共有15,800多人,其中1,200人被评估为“不适合”。什么叫“不适合”?简单说,就是连“挽救”的机会都不被认可,只能直接走向儿童法庭。
其中3%的惯犯——197名孩子,每人就涉及了10起以上的刑事案件。而这群“常客”中,92%是男孩。
别忘了,每一次转介都可能涉及多项指控。这还没算上他们前几年的“历史数据”,仅仅是2023年的“成绩单”。
报告中指出,29%的孩子在一年内被警方多次转介。显然,他们已经不是“偶尔犯点错的好孩子”了。
数据显示:被转介次数越多,被该计划拒之门外的可能性就越高。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最终更有可能走向正式的司法程序。
那么他们都干了些什么?2023年最常见的青少年犯罪是盗窃。全年他们共犯下4,971宗盗窃案,比前一年增加了5.3%。
而真正令人警惕的是入室盗窃案,猛增了43%,达到643宗。这已经远超出一般人对“孩子”行为的容忍预期了。
此外,酒驾案件也不甘落后,涨幅达18%。还有抢劫类案件也有9%的上升。一句话总结:这些案件越来越“成人化”,而不是“小孩不懂事”。
正是这群重复犯罪的未成年人,撼动着爱尔兰整个青少年改造系统的根基。他们的行为越来越“成熟”,犯罪类型越来越“多元”,而用于挽救他们的方式却面临失效的风险。
不是每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都无法回头,但如果机制本身无法让他们改邪归正,那这不只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的隐患。